過去一年,《稅收法治專刊》報道了許多稅案。稽查人員與涉稅違法分子斗智斗勇,展現了良好的鐵軍形象,有力促進了稅收公平與正義。今天我們邀請多名從事稅務稽查工作的專業人員,談談過去一年他們的感悟、經驗和下一步工作設想。
稅案新特點 ——犯罪團伙“專業化”,犯罪手法更隱蔽更智能從稽查實踐來看,目前虛開騙稅案件主要呈現哪些特點?
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稽查局副局長許春育從事稅務稽查工作 16 年。在她看來,違法分子通過虛假設立企業、出口配單配票、虛假申報等手段虛開發票、騙取出口退稅的違法案件,仍然值得重點關注。同時,現在查處了一些新型逃避稅案件,犯罪分子企圖利用新業態的監管薄弱點逃避稅。
2021 年,廣州特派辦稽查大隊副大隊長譚澤湘組織查辦了一起全鏈條騙稅案。該案打掉了一個集走私、配售進口海關單證并虛開、騙稅的犯罪鏈條,最終定性虛開發票價稅合計 18 億元,挽回騙稅損失 3000 多萬元。該案涉及多個違法行為、不同執法領域,是典型的混合型犯罪。他認為,近年來,虛開騙稅犯罪的團伙化作案特征明顯,并有從“產供銷”一體化團伙犯罪,向專業化團伙間的協作犯罪演變的趨勢。
大連市稅務局稽查局局長宋春毅說,現在虛開犯罪的組織協作更加熟練,犯罪團伙相互勾結成一張大網,形成層級鮮明、分工明確的職業虛開組織,跨區域實施涉稅犯罪行為。據他觀察,很多犯罪團伙幾乎囊括了所有發票涉稅犯罪類型,部分團伙主犯或關聯人員還同時涉及刑事犯罪、經濟犯罪和職務犯罪等多種犯罪類型,社會危害性更大。
2021 年,宋春毅帶領大連稽查骨干接連破獲了多起虛開騙稅案。他分析道,與前幾年相比,很多虛開騙稅犯罪已經從“粗暴型”轉為“智力型”,現在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更加隱蔽。
譚澤湘說,在作案手法上,犯罪分子利用網銀、通信、物流等行業監管的漏洞進行犯罪,層層加設“防火墻”。犯罪分子除了采用虛假身份、單線聯系、網絡交易等常用手段,還使用網絡智能化技術規避稽查,犯罪“智能化”特征明顯。
稽查新手段 ——跨部門協作、大數據稽查、信息化戰法成為重要利器
2021 年,在各地稅務部門破獲大案要案背后,哪些與時俱進的稽查手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從事 5 年稽查工作的青島市稅務局稽查局大要案檢查科四級主任科員王梓丞,2021 年主要參與破獲了多起出口騙稅案。其中一起出口騙稅案僅用時不到 2 個月,就成功打掉了一個涉及金額 50 余億元的特大虛開騙稅團伙,抓捕犯罪嫌疑人 66 人。王梓丞認為,這種效率離不開跨部門協作、大數據和信息化手段。
王梓丞介紹說,青島市稅務局聯合青島經偵、海關緝私局、人民銀行、青島外匯管理局等部門,輾轉深圳、江西、新疆、廣西等地,對地下錢莊等涉案方實施了全面打擊,實現了對虛開發票、買單配票、虛假結匯等犯罪環節全線貫通。各部門信息共享、資源互通、優勢互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檢查人員從選案到偵辦充分利用大數據,整合了稅務、海關、公安等部門的信息,每一步都是數據先行,做到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辦案效率。
“辦案過程中,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信息組合在一起,交叉比對,涉稅違法分子就會露出馬腳。”王梓丞舉例說,案件查辦中,檢查人員通過對發票中涉案人員的身份信息與公安戶籍信息進行比對,發現了大量疑點,最終鎖定了涉案企業虛開發票的違法事實。
重慶市稅務局第六稽查局副局長余保林 2021 年參與破獲了一起騙稅案。該案作案手法隱蔽,取證困難。余保林說,在查證資金流水、傳訊涉案人員、協調法院等流程中,稅務與公安部門精誠協作,最終查實了犯罪分子虛假結匯等違法事實。
許春育、宋春毅、譚澤湘也肯定了跨部門協作、大數據稽查和信息化戰法在稅案稽查中發揮的作用。
上海稅警雙方建立了公安派駐稅務聯絡機制,雙方依托具體案件開展團隊化、項目化聯合辦案,成效卓著。2021 年僅在聯合打擊出口騙稅方面,上海查辦了利用農產品、海產品、紡織品、黃金制品等一系列騙稅案件,涉嫌騙取出口退稅額近 2 億元。
大連探索出“稅務全鏈條政策支撐、稅警協同研判案情、檢法提前介入指導”的聯合辦案機制,大要案查辦達到“一起干、一盤棋、一次成”的良好效果。
廣州借助“一平臺”(常態化監控平臺)、“一中心”(廣州稅案情報研判中心)、“一機制”(稽審、辦省、部門聯動機制)的“三位一體”戰法經驗,依托大數據精準識別上下游鏈條中的虛開洗票企業,全面厘清了進出口虛開騙稅的犯罪生態。
在重慶,稅務局與公安局等七部門聯合成立了警稅合成指揮中心及八個辦公室,進一步開拓數據、成果共享等流程渠道,對重大復合型違法犯罪案源線索開展聯合分析、聯合檢查,提升全鏈條打擊力度和效果。
迎接新挑戰 ——改革為下一步稅案稽查工作指明方向
以《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精神為指導,以國家稅務總局和公安部等六部門常態化聯合打擊虛開騙稅新行動為契機,結合實際,下一步應如何做好稽查工作?
許春育結合上海工作特點談到,上海作為經濟體量較大的城市,市場要素活躍,相應案件的絕對數量多,為提高稽查效率,對外部數據集聚速度要求較高。目前的數據聚合優勢需要進一步充分發揮,政府部門間數據交換應用大有可為。
許春育認為,六部門開展聯合打擊虛開騙稅新行動后,稽查數據資源進一步擴展。“同時,隨著經營業態與技術手段的迭代升級,我們仍面臨著傳統戰法的‘失靈’問題。”她說,稽查工作需要對更多新業態、新模式進行深入研究,加強與稅種管理部門、稅收征管部門強強聯手,共同提升風險管理能力。
宋春毅表示,隨著打擊虛開騙稅專項行動的實施,重點行業領域以及一些問題已經得到了有力遏制,但是在一些新領域、新行業,新的問題仍時有發生。稅務部門的改革部署需要稽查工作迅速適應轉變,打破地域和行政層級的限制,打通數據獲取通道,加強多部門數據整合。
王梓丞介紹說,在日常執法中存在檢查權限和手段還不夠完善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監管方式。他認為,隨著改革的推進,稅務稽查新戰法不斷升級,讓大數據等技術更好地發揮作用,能推動稅務稽查取得長足進步。
余保林提到,稅務稽查在檢查案件過程中,對行業或個案有比較深入的檢查和剖析,對于涉稅風險的研判具有一定優勢。
《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落地實施后,稅務部門應進一步探索管查互動新方式、新舉措,提升內部稅收治理效應,形成精準監管和精確執法持續向好的新局面。
譚澤湘說,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大背景下,稅務稽查工作既要適應“放”出活力的要求,又要努力實現“管”出公平的效果,使案件查辦達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他認為,執法方式的創新應注重提升執法精確度,可有效運用說服教育、約談提醒等非強制性的執法方式,讓稽查執法既有力度又顯溫度。同時,要準確把握一般涉稅違法與涉稅犯罪的界限,堅持包容審慎原則,服務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宋春毅、許春育、譚澤湘、余保林都談到,加強行政和刑事取證的協同,對于提升案件突破能力、保證查深查透,意義十分重大。下一步,他們認為應進一步暢通行刑銜接機制,加強稅務、公安、檢察院、法院之間的工作聯動,在查辦方向、證據固化、程序銜接、案卷把關、案件定性等方面完善協作機制。
幾位稽查骨干不約而同地談到“人”的重要性。他們認為,稽查工作是一項團隊工作,未來的稽查人員應當是集信息化、法律、稅收、財務等諸多業務的融合體,這對人員綜合素質要求會大幅提升,稅務稽查干部應該勤學苦練、與時俱進,提高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