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21年查處曝光一系列涉稅違法案件后,2022年伊始,稅務部門充分運用稅收大數據,進一步加強稅收監管和稅務稽查,繼續保持對各類稅收違法行為“零容忍”的高壓態勢。1月26日,廣西河池、新疆烏魯木齊、陜西延安、深圳、江西九江稅務部門曝光5起涉稅違法案件,對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懾,進一步規范稅收秩序,營造法治公平的稅收環境。
露頭就打?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
《經濟參考報》記者梳理發現,此次五地稅務部門曝光的5起涉稅違法犯罪案件既有中介機構為犯罪團伙虛開發票牟取非法利益,又有虛開騙稅等稅收違法案件,再次體現出稅務部門維護國家稅收安全和社會公平正義的決心,對各類涉稅違法犯罪案件,一律嚴懲不貸,“露頭就打”,以公正監管促公平競爭。
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汪方軍表示,對違法犯罪者的嚴厲打擊就是對守法者的最好保護,稅務部門不僅嚴厲打擊“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等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違法行為,還依法查處中介機構的涉稅違法行為,這充分表明稅收監管和稅務稽查的力度越來越大,稅收執法也越來越嚴。
據了解,這是稅務部門又一次曝光中介機構涉稅違法案件。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認為,中介機構本應發揮服務和便利納稅人依法納稅的積極作用。但一些涉稅中介機構利用自身專業特長,以所謂“稅收籌劃”的名義幫助不法分子偷逃稅款,違反了國家法律和行業規范,必須予以嚴懲。
2021年9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涉稅專業服務行業自律和行政監管的通知》,就加強涉稅專業服務行政監管,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作出明確規定。
“涉稅中介是稅收專業服務的工作者,必須依法依規執業,堅持底線思維,守法誠信經營,不得提供有損國家稅收利益和納稅人繳費人合法權益的服務,不得惡意進行政策解讀,不得對有關企業和個人進行以偷逃稅款為目的的惡意稅收籌劃,要幫助納稅人繳費人依法依規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促進其增強誠信納稅意識。”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常務副會長謝濱表示,此次廣西河池市和新疆烏魯木齊市稅務部門對幫助犯罪團伙虛開發票牟取非法利益的中介機構依法進行處理,具有強烈的警示和震懾作用。
海南大學財政與稅收研究中心主任郭慧芳表示,從近年來案件查處曝光情況來看,隨著稅務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的持續深化、多部門聯合打擊“三假”的逐步常態化、稅收大數據分析的持續優化,任何心存僥幸、罔顧法律的違法犯罪行為都會被依法處理。這再次警示:依法誠信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切莫抱有僥幸心理,觸碰法律紅線。
久久為功?由專項行動走向常態化監管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2018年以來,稅務部門聯合公安、海關、人民銀行開展打擊“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專項行動,有效維護了法律權威,彰顯了社會公平正義。2021年10月,國家稅務總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海關總署、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六部門聯合在北京召開全國打擊“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總結暨常態化打擊工作部署會議,對危害社會經濟稅收秩序、危害國家稅收安全的“三假”涉稅違法犯罪行為,開展六部門聯合常態化打擊,有助于提高打擊的整體性、協同性、精準性。
“打擊虛開騙稅等違法犯罪行為是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的具體行動,有利于規范市場秩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李旭紅認為,當前,疫情沖擊尚未消散,減稅降費持續發力。嚴厲打擊虛開騙稅違法行為,是保護和幫助守法納稅人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證各項優惠政策落到實處、保障依法誠信的納稅人享受到減稅降費政策紅利的有效手段,更是營造公平、透明稅收營商環境的必由之路。
數據賦能?讓不法分子無處遁形
這次曝光的5起案件不少是稅務部門通過稅收大數據分析發現異常后依法進行查處的,可以說,智能化稅收大數據分析系統在案件的發現和查處中功不可沒,為稅務機關加強風險預警、科學精準監管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楊燕英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隨著稅收大數據作用的日益顯現,稅務部門在加強稅收監管方面,正在實現從“主要依靠經驗檢查或外部舉報發現”到“依托稅收大數據精準分類監管”的轉變。
據稅務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稅務部門依托稅收大數據,深入推進以“信用+風險”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對高信用低風險的納稅人少打擾、不打擾,對低信用高風險的納稅人嚴管理、嚴監督,對不法分子惡意偷逃稅行為堅決查處、嚴厲打擊,在切實維護國家稅收安全的同時更好服務國家治理。
多名專家表示,以智能化稅收大數據分析為主、其他手段為輔的稅務精準監管利劍已經高懸,因此提醒一些罔顧法律的不法納稅人,切莫存有僥幸心理。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認為,依托稅收大數據,不僅稅收監管更加有力,稅收服務也更加精準。稅收大數據在稅收監管和稅收服務上的充分運用,體現出稅務執法和稅收服務的結合,既依照稅法規定嚴格執法,維護社會公平,又優化了執法方式、服務方式,全方位提高稅務執法、服務、監管的能力,更好營造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
新疆烏魯木齊市稅務部門依法查處一起中介涉稅違法案件
近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稅務部門在查處一起虛開發票案件過程中發現,烏魯木齊根多多財務咨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閆慧平及數名獨立從事涉稅服務人員幫助犯罪團伙虛開增值稅發票,牟取非法利益,遂依法對其進行稅務稽查。
經查,閆慧平及數名獨立從事涉稅服務人員與虛開團伙相勾結,以稅務代理為掩護,虛假注冊空殼公司,違規辦理實名認證、變更登記、領用發票、代理記賬,違法套用疫情防控稅收優惠政策并對外虛開發票,虛開發票1.7萬份,價稅合計金額15.94億元。
目前,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人民法院已依法對18名被告人以虛開增值稅發票罪分別判處8個月至15年不等有期徒刑,沒收全部違法所得并處以相應罰金。其中,閆慧平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其他涉稅服務人員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至7年不等。
烏魯木齊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稅務部門將進一步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在常態化精準打擊“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的基礎上,嚴厲打擊幫助不法分子套取稅收優惠、偷逃稅款的涉稅“黑中介”。同時,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強化對涉稅中介機構的引導和管理,進一步規范涉稅專業服務,切實維護正常稅收秩序。
廣西河池市稅務部門依法查處一起中介涉稅違法案件
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稅警在聯合查處虛開增值稅發票犯罪團伙時發現,廣西南丹縣柳吉會計服務有限公司和江西省南城縣明華會計服務有限公司兩家中介機構及南丹縣代理記賬人員張利君,為犯罪團伙虛開增值稅發票提供幫助,牟取非法利益。
經查,2020年至2021年期間,兩家中介機構及張利君在所代理的25戶個體工商戶沒有任何實際業務發生的情況下,幫助犯罪團伙領用、虛開增值稅發票18712份,價稅合計金額18.08億元,并從中非法牟利。
目前,南丹縣人民法院已依法對虛開犯罪團伙成員及中介機構和個人以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判處1年至14年不等有期徒刑,沒收全部違法所得并處以相應罰金。其中,廣西南丹縣柳吉會計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陳柳吉、江西省南城縣明華會計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鐘耀明及主要工作人員徐洪燕和廣西南丹縣代理記賬人員張利君等四人因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被判處1年至3年不等有期徒刑。
河池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有關中介機構幫助犯罪團伙虛開發票、偷逃稅款,嚴重擾亂經濟稅收秩序,危害國家稅收安全。下一步,稅務部門將聯合有關部門,持續保持嚴厲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同時對幫助虛開騙稅、偷逃稅款的中介機構和人員進行聯動檢查,一并依法嚴肅處理,營造法治公平的稅收環境。